如果说营销是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推广中与消费者产生火花的瞬间,品牌则是与忠诚客群双向奔赴的持久共鸣。
入圈与破圈贯穿着品牌生命周期,在科技创新层出不穷、物质空前发达甚至过剩的社会,消费者有限的心智只留给那些能够留下烙印的品牌。而轰炸式广告塑造的消费者记忆和巨额资金垒砌的速成繁荣,都会在烧钱游戏的余韵中逐渐消失殆尽。
品牌如何突出重围、永葆长青?品牌定位与社媒营销成为了当下具有可能性的答案。鉴于以上观察,TopDigital于8月28日在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举办了以「入圈与破圈」为题的闭门分享活动,29位品牌创始人、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,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。
01
芒果智娱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李青松,分享了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出圈爆款标杆品牌。李青松认为品牌战略营销能够让销售成为摆设,即品牌可以从产品、传播、社群、渠道层面引发消费者自传播。此外,他也分享了其全案操盘的餐饮、工具和文旅品类综合城的标杆案例。
02
妙可蓝多公共事务负责人胡宗田提出,消费者洞察为人群定位提供了优渥的土壤;品牌方需要对产品有深入且详尽的认知才能展开消费者教育;应对营销成本有限与品类市场垄断,胡宗田也分享了卓有成效的产品布局策略,从人、货、场角度讲述了国产奶酪的发展旅程。
03
科握CEO李静远的分享议题为《打破社媒运营思维壁垒,拆解高效管理增长模式》。他剖析了品牌方在社媒营销上的误区与风险,分享了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生态中,各大社媒平台的主要职能和平台选择机制。为了解决品牌社媒营销痛点,科握应运而生,打造了提升工作效率、为数据赋能的SaaS平台。
04
飞利浦大中华区健康生活事业群数字化中心负责人、数字营销及电子商务市场合伙人吕妍,介绍了飞利浦从小家电公司向健康科技企业转型的百年历程。飞利浦通过聚焦新技术赋能消费者,在数字化营销上,吕妍从品与效的关系切入,分享了私域与公域的打法,以不同属性的社媒平台为例,提出了先打造特定平台粉丝圈层再延展的品牌策略。
主题分享过后,与会嘉宾就品牌与营销的孰优孰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,促进了跨行业交流,代表嘉宾也就此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。